华东政法(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院)
本文目录一览:
- 1、华东政法大学什么档次
- 2、华东政法大学是怎样的院校?
- 3、华东政法是211吗
- 4、华东政法大学在哪里
华东政法大学什么档次
华东政法大学是全国政法类大学的前三强之一,在法学领域久负盛名,是级别很高的政法大学。
根据2021年中国政法类大学排行榜,华东政法大学位于全国第2,仅次于中国政法大学。根据2021年校友会中国大学排行榜,该校排名第154名,在四非大学里排名非常靠前,实力十分强劲。学校是省部共建大学,而且入选了教育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华东政法大学前身为原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东吴大学、厦门大学、沪江大学、安徽大学岩正、上海学院、震旦大学等9所院校的法律系、政治系和社会系合并组建成立的华东政法学院;
学校于1958年并入上海社会科学院;1963年再次筹建,次年招生档亩;1966年停止招生,1972年被撤销;1979年3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学校第二次复校;2007年3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华东政法大学。
就业率
根据华东政法大学2020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其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89.64%,接近粗蠢悔九成。其中法学(本硕贯通卓越法律人才实验班班)、翻译、德语、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五个专业就业率为100%,还有金融学、新闻学等多个专业就业率超过了90%。
据统计,本科毕业生到华东地区就业的占76.24%,以上海为主要就业地,选择留在上海就业的为523人。就业是双向选择,可见上海市各企业认可该校毕业生实力,也说明上海人认可华东政法大学的实力。
华东政法大学是怎样的院校?
华东政法大学(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位于中国上海,是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华东政法大学,是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
华东政法大学自绝哪1981年起创办研究生教育。1981年12月,华东政法大学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办学之初,研究生日常管理工作由教务处和人事处负责;1987年3月,设立研究生处;2001年3月,设立研究生教育院。研究生教育院是华东政法大学行使研究生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的职能部门,其职责范围包括对全校研究生在招生、培养、学籍管理、学位授予等方面的政策和业务指导,研究生教育院现与法律硕士教育中心合署办公,承担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日常教育、培养与管理工作。现任院长洪冬英教授,党委书记刘丹华。
1981年,法制史和国际法获批成为华东政法大学首批硕士学位点;1996年,华东政法大学开始专业学位教育,成为全国八所法律硕士专业学位首批试点单位之一;1998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授予权,成为华东地区首个获得法学博士学位点的单位;2006年获得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2016年获得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截至2019年,华东政法大学拥有法学、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及应用经济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法学学科设有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国际法学、军事法学(硕士)、法律与金融(硕士)、知识产权、司法鉴定、社会法学、法政治学、公安法学、法律方法论、党内法规等19个学位授权点;公共管理设有行政管理、社会保障、文化产业管理、公共安全管理、社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政党与国家治理(博士)等学位授权点;应用经济学设有产业经济学、金融学、国际贸易学、区域经济学等学位授权点;政治学设有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国际政治、比较政治等学位授权点,马克思主义理论设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法制教育与传播研究等学位授权点;新闻传陆桐播学设有新闻学和传播学学位授权点;同时设有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公共管理、金融、社会工作、翻译、会计、新闻与传播等8个专业(领域)学位授权点。华东政法大学在历年的学科评估和学位授权点水平评估中成绩优异,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2年学科评估中,法学一级学科位列全国五强;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6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法学一级学科获评A级,政治学一级学科获评B级;在2018年公布的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获评A级,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获评B级。
作为我国以法学高等教育为中心,法、管、经、文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特色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坚持以法学学科研究生教育为重点,积极拓展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契合社会需求与国家早宏坦教育政策的重大调整,积极开展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教育并重的研究生教育格局。华东政法大学拥有良好的研究生导师队伍与完善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创办研究生教育30多年来,华东政法大学共为社会培养了两万余名硕士研究生和千余名博士研究生。华东政法大学目前有专、兼职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超过600多名,其中专兼职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127名。在校博士研究生380人、在校硕士研究生超过5008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117人,外国留学研究生190人,总计在校研究生规模约5700人。
近年来,华东政法大学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地方高水平大学和一流研究生教育为引领,积极探索多种类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充分发挥高层次政法人才培养的优势,注重推进应用型素质培养的海派法学教育,探索和实践适合政法大学发展的学科结构设置,依托内涵建设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与质量工程等,构建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际能力培养体系,全面促进研究生教育创新,努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同时,华东政法大学积极开拓中外合作培养途径,积极探索和实践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实行灵活多元的校内外、国内外合作培养方式。目前,已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合作开展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项目。
在未来的研究生教育中,我们将继续坚持研究生教育战略定位,加快实践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探索研究生国际化能力培养,深入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华东政法大学将继续本着“传承历史、把握当下、着眼未来”的气度,以“继承、改革、合作、创新”为理念,坚守“笃行致知,明德崇法”的校训,培养政治坚定、德才兼备、专业能力突出、学术造诣深厚、实践能力出众,引领行业发展、社会文明进步、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卓越法治和社会治理人才,使之成为具有“大局观念、未来意识、自我期许、责任担当、爱国情怀、知识智慧”的专业精英、社会中坚、国家栋梁,推动以法学为核心,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等学科共同发展、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协调共进的研究生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推动研究生教育各项事业不断前行!
考研政策不清晰?同等学力在职申硕有困惑?院校专业不好选?点击底部官网,有专业老师为你答疑解惑,211/985名校研究生硕士/博士开放网申报名中:
华东政法是211吗
华东政法不是211。
不是211也不是985。
华东政法大学,简称华政,位于中国的金融中心上海,入选中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批高等政法院校、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全国首批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单位、五院四系成员、亚洲法律学会创始成员,是以法学学科为主,兼有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理学等学科的上海市重点大学,被誉为“法学教育的东方明珠”。
华东政法大学前身为原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东吴大学、厦门大学、沪江大学、安徽大学、上海学院、震旦大学等9所院校的法律系、政治系和嫌唤社会系合并组建成立的华东政法学院;学校于1958年并入上海社会科学院。
1963年再次筹建,次年招生;1966年停止招生,1972年被撤销;1979年3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学校第二次复校;2007年3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华东政法大学。截至2018年6月,学校现有长宁、松江两个校区,占地面积75万余平方米;有各类在校生18000余人,教职工1200余人;设有21个学院(部),160余个科研机构。
历史沿革:
圣约翰大学,原名约翰书院,是美国圣公会施约瑟主教于1877年筹建,将圣公会在1865年设立的格雅书院和1866年设立的度恩书院合并后,在沪西梵皇渡路(今万航渡路)购地兴办圣约翰书院。
1894年,该校建造了中国式的教育楼,为纪念创始人施约瑟主教而取名“怀施堂”。新中国成立后,约大师生为纪念1921年毕业生邹韬奋,要求将怀施堂改名为韬奋楼,于1951年经华东军政委员会批准,同意更改楼名。韬奋楼为上海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03年,圣约翰大学用庚子赔款基金兴建“思颜堂”,以纪念中国籍牧师颜永京先生,今改名为四十号楼。孙中山先生曾在答漏这里发表过“民主国家,教育为本”的著名演讲,为长宁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学校为阻止学生参加反帝斗争宣布停学,与学生发生强烈冲突,以孟宪承为首的17名教职员及553名学生愤然离校,于当年8月另组光华大学(今延安西路东华大学校址)。这就是历史上的“六三”事件,“六三楼”因此得名。此楼今座落于华东政法大学芹举凯校园内,是长宁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华东政法大学在哪里
松江校区:上海市松江大学搭明搜园区龙源路555号。
华东政法大学,坐落于上海市,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批高等政法院校,是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入选最高人民法院自贸区司法研究基地、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教育部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是全国接收“中国政府卓越奖学金”7所高校之一。现任党委书记郭为禄槐茄、校长叶青。校训为“笃行致知,明德崇法”。截至2021年3月,学校共有长宁、松江两个校区,占地面积75万余平方米。学校设有22个学院(部),180余个科研机构;拥有法学、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硕士学位授予权,应用经济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外国语言知历文学、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建有16个博士学位二级授权学科、46个硕士学位二级授权学科;24个本科专业,以及法学博士后流动站;教职工1300余人。华东政法大学成立于1952年,溯及前身,学校是在圣约翰大学旧址上,由原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东吴大学、厦门大学、沪江大学、安徽大学、上海学院、震旦大学等9所院校的法律系、政治系和社会系合并组建成立的,原名华东政法学院。1958年,学校并入上海社会科学院;1963年再次筹建,次年招生,1972年被撤销;1979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第二次复校。2000年,学校由司法部划归上海市管理。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华东政法大学。[2]曾培养出朱深远、俞思瑛、夏克勤等杰出校友。截至2022年,华东政法大学位列2022软科中国政法类大学排名第2名[6];位列2022年ABC中国大学排行榜第85名。